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峡鲢鳙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三峡地区鲢鳙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生产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ree Gorges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Aquaculture - Part 1: Artificial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899.1-2018 三峡鲢鳙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人工繁殖》是针对长江三峡地区鲢鱼和鳙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人工繁殖亲鱼的选择上,要求亲鱼来源清晰、健康无病害。具体来说,雌性亲鱼需达到3龄以上,体重不低于4公斤;雄性亲鱼需达到2龄以上,体重不低于2公斤。亲鱼需经过严格检疫确保无寄生虫及传染病。
关于催产药物的使用,推荐使用LRH-A2作为主要促排卵药物。雌鱼注射剂量为6微克/千克体重,雄鱼减半。药物需分两次注射,首次注射量占总量的1/3,间隔8-10小时后注射剩余剂量。注射部位选择胸鳍基部肌肉注射。
在孵化管理中,孵化用水需经过严格过滤和消毒处理,水温控制在20℃-25℃之间,pH值保持在7.0-8.5范围内。孵化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溶氧条件,溶解氧浓度不得低于5毫克/升。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亲鱼培育环境的重要性。亲鱼培育池面积应在2亩以上,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池塘底部需平整且有一定倾斜度以便排水,池塘四周应设置防逃设施。
这些条文从亲鱼选择、药物使用、孵化管理到培育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三峡鲢鳙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规范,为提高繁殖成功率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