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市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的基本要求、编码规则、信息采集与更新、数据管理和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及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Title:Code for Address Informa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05-2019《房屋建筑地址信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的编制原则、要素构成、表示方法以及数据交换要求等内容。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编制原则
标准指出,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的编制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一个房屋建筑都应当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标识,且在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尽可能保持原有编号的稳定性。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项目的增加,地址信息体系需要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地址信息要素构成
根据标准,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由多个基本要素组成,包括但不限于:
- 行政区划代码:用于标识房屋所在的具体行政区域。
- 街路巷名称及门牌号:详细描述房屋所在的街道或道路及其具体位置。
- 建筑物名称(如适用):对于有特定名称的大厦、公寓等建筑提供补充说明。
- 楼层与房间号: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楼层和房间。
- 地理坐标:通过经纬度等方式精确定位房屋位置。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址信息体系,确保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表示方法
标准还对地址信息的表示形式做了明确规定。例如,在书写格式上要求按照“行政区划代码-街路巷名称及门牌号-建筑物名称-楼层与房间号”的顺序排列,并且每个部分之间使用短横线分隔。此外,对于电子文档中的地址信息,则推荐采用XML或者JSON等结构化数据格式存储,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分析。
数据交换要求
为了促进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规范。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数据包结构的设计以及错误检测机制等内容。只有当所有参与方都遵守这一套规则时,才能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交换过程。
总之,《房屋建筑地址信息规范》DB50/T 905-2019为重庆市范围内房屋建筑地址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