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的种质评定技术要求、评定方法及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的种质评定和选育工作。
Title:Evaluation of Parental Rabbit Quality for Ira Accompanying System - DB50/T 94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43-2019《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种质评定》是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的种质评定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兔来源与遗传背景
标准明确指出,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必须来源于经过批准的育种场,并且具有完整的系谱记录。这意味着每只种兔都应有清晰的血统证明,确保其遗传背景的纯正性。这一要求旨在防止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退化问题。
2. 外观特征
在外观特征方面,标准对种兔的颜色、体型、毛色均匀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要求被毛光滑整齐,无明显脱毛现象;体形匀称,四肢结实有力。这些外观指标不仅影响种兔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后代的生产性能。
3. 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是衡量种兔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标准中提到,父母代种兔的繁殖力、哺乳能力以及仔兔成活率都是关键评估因素。具体而言,要求母兔至少达到每年产仔6窝以上,每窝平均产仔数不低于8只,且仔兔初生重和断奶重均需达标。这反映了伊拉配套系种兔在高产高效方面的优势。
4.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兔的使用寿命及后代的质量。标准强调,所有参评种兔必须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筛查、寄生虫检测等。此外,还要求种兔具备良好的免疫功能,能够抵抗常见疾病。健康的种群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5. 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种兔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标准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供充足的新鲜饮水,并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同时,定期清理笼舍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通过优化饲养条件,可以使种兔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6. 数据记录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跟踪种兔的成长轨迹及其后代的表现,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养殖场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详细记录每次配种时间、怀孕周期、分娩情况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总之,《DB50/T 943-2019》为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种质评定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各项条款执行,以确保种兔品质优良、生产性能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