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港湾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泰州市范围内城市港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Bay Stop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2047-2018《城市港湾建设与服务规范》是江苏省针对城市港湾建设提出的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供市民休憩、候车等功能的港湾式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管理服务。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城市港湾”进行了明确界定:指设置在城市道路沿线或公共场所内,为行人提供临时休息、候车、避雨等多功能服务的设施。这一定义明确了城市港湾的功能属性,强调其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地位。
设计要求
在设计方面,标准要求城市港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无障碍通行。具体包括:
- 位置选择:需考虑人流量、交通状况等因素,避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
- 尺寸规格:规定了港湾的基本尺寸,如长度不得小于6米,宽度不得小于2.5米,以满足基本使用需求。
- 材料选用:推荐使用耐候性强、易维护的材料,如不锈钢框架搭配防腐木板面层。
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并注重细节处理。例如:
- 基础工程:地基需夯实处理,确保结构稳定。
- 安装精度:各部件连接处应牢固可靠,表面平整无瑕疵。
- 安全防护:所有外露金属件均需做防锈处理,并加装必要的警示标志。
运营管理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港湾,运营管理至关重要。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 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保持环境整洁;
- 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开展公众宣传,提高市民爱护公共设施意识。
特殊情况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雨、暴雪),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制定的重要性。比如,在恶劣天气来临前预先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必要时增设临时遮挡设施保护使用者安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城市港湾建设与服务规范》不仅关注硬件设施建设,更重视后续的服务保障工作,力求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