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仙茅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配方、无菌操作流程、继代增殖、生根诱导、炼苗移栽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仙茅组培苗的规范化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urculigo Orchioides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来聊聊TYNZYC 0122-2024《绿色药材 仙茅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中关于“外植体选择与处理”这一条款的新旧对比及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外植体的选择仅要求“健康无病虫害”,但在新版中则细化为“需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采集顶端嫩芽或侧芽作为外植体,并在75%酒精中浸泡30秒后,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10分钟”。这种变化主要基于近年来对仙茅组培苗培育过程中污染率偏高的问题研究结果。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更严格的消毒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率至5%以下。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应挑选当年生的健壮母株,在春季萌发初期采集顶端嫩芽或侧芽。然后将采集好的外植体放入装有75%酒精的小烧杯中,轻轻晃动30秒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将其浸入0.1%升汞溶液中,静置8-10分钟,期间需不断摇晃以确保均匀消毒。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直至冲洗液pH值接近中性为止。这样处理后的外植体即可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后续培养工作。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还能为后续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