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灵芝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设施与设备、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控制及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灵芝的工厂化栽培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Production of Lingzhi (Ganoder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JX 2103-2023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关于“灵芝菌种质量控制”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稳定性。
在新版标准中,对灵芝菌种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增加了对菌种纯度检测的具体指标,还明确了菌种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条件。例如,原标准仅要求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而新版则具体规定了每批次菌种需通过PCR分子标记技术验证其遗传稳定性,并且保存温度应控制在4℃±1℃,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
以PCR分子标记技术为例,这项技术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灵芝品种间的DNA差异,确保所使用的菌种为预期的优良品种。操作时,首先需要提取菌种的基因组DNA,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片段,最后通过电泳分析结果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这一过程有助于避免因菌种混杂或变异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从而提高灵芝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此外,对于菌种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也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菌种的活性,湿度过大可能引发霉变,而湿度过小则可能导致脱水死亡。因此,建立一个恒定的温湿度环境是保障菌种长期存活的关键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TZSJX 2103-2023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更为严格的保存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灵芝工厂化生产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对于推动灵芝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