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鲵人工养殖的场地选择与建设、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大鲵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Andrias davidian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规程(DB32/T 3526-2019)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大鲵的人工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关于苗种选择,规程明确要求亲鲵年龄应在5龄以上,体长超过50厘米。选择时要观察鲵体健壮无病害,体表光滑无损伤,四肢发育良好,活动能力强。这有助于保证苗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养殖环境方面,规程规定养殖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0-50平方米为宜。水深保持在0.8-1.2米之间,池底铺设厚度不少于20厘米的沙土。同时要设置遮蔽物和休息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
饲料投喂上,规程建议以鲜活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等,每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10%。投喂时间宜选在傍晚,投喂前要检查水质状况,确保溶氧充足。
疾病防控方面,规程强调预防为主,定期消毒池塘,每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发现病鲵要及时隔离治疗,不得使用违禁药物。
此外,规程还对日常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每周巡塘一次,观察鲵的行为状态;每月测量一次水质指标,保持pH值在6.5-7.5之间;做好养殖记录,包括投喂量、水质变化、病害情况等信息。
这些详细的规定为大鲵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养殖成功率,促进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与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