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系统中数据传输和转换的技术要求、通信协议、接口规范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多表合一”模式的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能表等计量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in \"Integrated Multi-Met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38-2019“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和转换技术规范》是江苏省针对“多表合一”工程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一、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了“多表合一”的概念,即通过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等计量装置的数据采集与管理。这为后续的技术实施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二、系统架构
标准规定了“多表合一”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数据采集层负责各类表计数据的采集;网络传输层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地从现场传输到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层则提供数据分析和业务支持功能。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构建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
三、数据传输协议
在数据传输方面,标准推荐使用基于TCP/IP的通信协议,并对数据包格式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数据包应包含报头、数据域和报尾三个部分,其中报头标识数据类型及长度,数据域存放实际测量值,而报尾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此外还要求所有通信过程必须采用加密措施以保护用户隐私。
四、数据转换规则
当不同类型的表计需要互联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本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数据转换方案。比如对于时间戳字段,要求按照ISO 8601国际标准表示日期和时间;对于单位换算,则需遵循相关行业规范执行。这些细则保证了跨平台间的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交换。
五、安全性要求
鉴于涉及大量敏感个人信息,“多表合一”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此,标准特别强调了身份认证机制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双向认证方式来防止非法访问。同时指出应定期更新密码策略并记录操作日志以便追溯审计。
六、测试验收准则
最后,在完成整个项目建设后还需经过严格的测试验收程序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测试项目清单,涵盖功能性验证、性能评估以及安全性检查等多个维度。只有满足所有指标要求的产品才能获得最终认可。
以上就是关于DB32/T 3638-2019《“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和转换技术规范》的重要条款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