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全生育期耐盐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鉴定方法和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的耐盐性评价及优良耐盐品种的筛选。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linity Toleranc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845-2019《水稻全生育期耐盐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在盐渍环境下的耐盐性鉴定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以及具有类似气候条件地区进行的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适应条件,确保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鉴定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鉴定过程中所需的土壤条件,包括盐分浓度、pH值等参数。例如,试验田土壤含盐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并且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分状况。这些要求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基础。
栽培管理措施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如整地、施肥等,并且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出了具体指导。这有助于提高水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抗逆能力。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对于数据采集,标准要求详细记录从苗期到收获期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比如株高、叶片数、根系发育状况等。同时,还给出了如何利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步骤,以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
结果评定标准
最后,在结果评定部分,标准根据不同品种的表现将耐盐等级划分为若干级别,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细则。这种量化评估方式便于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也为农业生产者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提供了依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水稻全生育期耐盐鉴定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整个鉴定流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这对于促进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