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玫瑰花中药材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采收、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玫瑰花中药材的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Rose Flower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74-2018《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玫瑰花》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玫瑰花的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加工的玫瑰花应来源于健康的植株,且需在适宜的开花期采摘。采摘时应选择晴天上午,花瓣完全展开但未受露水浸润的状态。此外,原料不得含有病虫害、霉变或污染物质,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加工工艺
1. 清洗:采摘后的玫瑰花需立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的泥土和杂质。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花瓣,以免影响后续加工质量。
2. 干燥:干燥是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热风干燥的方式。自然晾晒时,应将玫瑰花均匀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过强导致颜色褪去。热风干燥则需控制温度在40℃至50℃之间,直至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通常为10%-12%)。
3. 筛选分级:干燥完成后,应对玫瑰花进行细致的筛选与分级。根据大小、色泽及完整性等指标将产品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质量检验
成品玫瑰花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感官检查、理化检测以及微生物限量检查三个方面。感官检查主要评估颜色、气味是否符合标准;理化检测则关注水分含量、灰分比例等参数;而微生物限量检查则是为了确保无致病菌超标现象发生。
包装储存
包装材料必须具备防潮、防虫性能,并且在包装前要对容器内外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储存环境应当保持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和潮湿区域,同时做好防火措施。此外,在整个存储期间还需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防止出现受潮发霉等问题。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玫瑰花作为中药材原料的整体品质,促进其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