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瓜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亲本选择与提纯、制种方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采收及种子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甜瓜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lon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458-2018《甜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瓜种子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种子选择与处理
标准内容: 甜瓜种子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
解读:
-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至关重要。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良好的品质以及较强的抗逆性。
- 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而消毒则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浸泡等。
播种育苗
标准内容: 育苗床土要求疏松肥沃,pH值控制在6.0-7.0之间。苗期温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间15℃-18℃。
解读:
- 土壤管理: 合适的土壤条件是保证幼苗健康成长的基础。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添加有机肥料等方式来达到理想的pH值。
- 温湿度调控: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因此,在不同阶段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对于培育健壮植株非常重要。
定植与田间管理
标准内容: 定植时行距为1.2米至1.5米,株距为0.6米至0.8米。定植后应及时浇水,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施肥料。
解读:
- 种植密度: 合理安排种植间距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并减少病虫害传播风险。
- 水肥管理: 新栽植株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其快速恢复生长;同时随着植株发育阶段的变化适时补充养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病虫害防治
标准内容: 应采用农业措施为主导结合物理化学手段综合防控病虫害问题。
解读:
- 农业措施: 包括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操作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病原物基数从而减轻后期防控压力。
- 物理化学方法: 当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作业但务必遵循安全间隔期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述与深度解析,更多细节还需参考完整版文件进一步学习掌握。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