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orking Environmen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71-2018《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指导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施工场地规划:标准指出施工场地应合理布局,确保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分区明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例如,材料堆放要按照种类、规格分类整齐摆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
2. 扬尘控制措施:对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防治,标准要求采取湿法作业、覆盖裸露地面以及定期洒水等方法。特别是在土方开挖阶段,必须使用喷淋系统降低扬尘浓度,同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防止带泥上路。
3. 噪声污染防治:在噪声控制方面,标准强调夜间施工需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并尽量采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工艺。此外,还应设立隔音屏障或绿化带来阻隔噪音传播路径,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废水处理:针对施工产生的废水,标准提出了集中收集处理的要求。比如,在桥梁基础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沉淀池进行初步净化后再排放;而对于生活污水,则需要建立化粪池并定期清掏。
5. 废弃物管理:施工废弃物应当分类收集、综合利用或者安全处置。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需运至指定地点填埋,并做好防渗漏处理以避免污染地下水体。
6.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参建人员的环保教育,树立全员参与环境保护的理念。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时,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关键点,旨在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