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的建设原则、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绿化与景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Green Service Areas of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建设指南》(DB34/T 3272-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绿色建设与运营。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提出,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在满足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服务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合理布局,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节能措施
1. 能源利用效率:服务区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热泵系统等,确保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2. 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为服务区提供清洁电力支持。
三、水资源管理
1. 节水器具配置:所有用水设施均需配备节水型器具,包括感应式水龙头、低流量马桶等。
2. 雨水收集利用: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目的。
3. 废水处理回用: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冲厕或其他用途。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
1. 分类投放设施:服务区内部及外部停车区应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明确标识各类垃圾的分类方法。
2. 减量化措施:推广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
3. 回收再利用:对于可回收物品如纸张、塑料瓶等,应统一收集后送至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五、生态环境保护
1. 植被恢复:在施工期间尽量保留原有植被,无法保留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补植相同类型的植物。
2. 噪音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服务区产生的噪声污染,比如设置隔音屏障或者调整设备运行时间以避开敏感时段。
3. 空气质量管理: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同时对外部空气状况进行监测,必要时增加空气净化装置。
六、信息化建设
1. 智能管理系统:构建涵盖能耗监控、客流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服务区各项指标的实时掌握。
2. 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电子显示屏、手机应用程序等多种方式向公众传达最新信息和服务内容。
七、运营管理
1.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发现问题立即修复。
2. 员工培训教育:组织员工参加节能减排知识讲座和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3. 社会责任履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来。
以上就是关于《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建设指南》DB34/T 3272-2018的一些重点解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