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诊断、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
Title:Nor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25-2019《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诊断要点
1. 本病属于中医“肺痹”、“喘证”等范畴。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解读:强调了间质性肺疾病在中医理论中的归属,明确了诊断时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收集病情资料。
2. 典型症状包括干咳、气短、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趾。
解读:描述了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助于医生快速识别典型病例,同时提醒注意观察患者外周肢体变化以辅助诊断。
二、辨证分型
1. 风寒袭肺型:症见咳嗽声重,痰稀色白,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解读:此类型多由外感风寒引起,治疗上宜采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方法,常用方剂如三拗汤加减。
2. 痰热壅肺型: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黄粘稠,胸闷憋喘,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解读:针对此类患者,应清热化痰、宽胸理气,推荐使用清金化痰汤或麻杏石甘汤加味。
三、治疗原则
1.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解读:急性发作期着重缓解症状,稳定期则注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
2. 注重扶正祛邪,调整机体免疫状态。
解读: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清除体内病理产物,又要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四、预防与调护
1. 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有害物质。
解读:明确指出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建议患者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诱发因素。
2.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
解读:合理膳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药物吸收,同时避免加重病情的饮食习惯。
以上内容为DB22/T 3025-2019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提升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