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DB22T 3026-2019 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DB22T 3026-2019 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中医药中风治疗
    18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5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疗服务。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Strok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 封面预览

    DB22T 3026-2019 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出血性中风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病种,DB22/T 3026-2019《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诊断标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出血性中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肢体瘫痪等症状,并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认脑内出血。这要求医生在接诊时不仅要重视患者的主诉和体征,还必须借助现代影像学手段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例如,当患者表现出一侧肢体无力且伴有意识模糊时,应立即安排头部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并及时确诊。

    其次,在辨证论治方面,标准将出血性中风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大阶段进行治疗。急性期内强调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原则,推荐使用如犀角地黄汤加减等方剂。这部分内容特别提到对于高热烦渴者可加入石膏、知母等药物以增强清热效果;而对于瘀血明显者,则需重用三七粉、丹参等药材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恢复期则侧重于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常用归脾汤或六味地黄丸加减。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配伍,避免千篇一律。

    另外,康复训练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建议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内容。具体措施上,初期可采用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随着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同时注重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家庭护理也被纳入康复计划之中,家属需要学习正确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比如如何正确翻身防止褥疮发生,以及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等。

    最后,在预防保健方面,标准提出了饮食调理、起居规律等方面的要求。提倡清淡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实际上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及预防等多个维度为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值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认真学习与实践。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22T 3019-2019 地理国情专题性监测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