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榛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平榛的人工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Sowing and Nursery Culture of Ping Hazel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14-2019平榛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平榛播种育苗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平榛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该标准强调了种子成熟度的重要性。要求种子必须来源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并且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收。对于种子的处理,规定要采用水选法去除杂质和瘪粒,确保种子质量。此外,还指出种子需要经过低温层积处理以打破休眠期,具体方法为将种子与湿润沙土按1:3的比例混合,置于0-5℃条件下保存60天以上,这一步骤对提高发芽率至关重要。
其次,在播种环节,明确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土壤条件。建议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尽早播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气候促进幼苗生长。同时,要求播种前要深耕土地,施足基肥,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3厘米之间,株行距则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20×30厘米或更大间距,以便于后期管理。
再者,关于苗期管理,标准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包括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加强灌溉;适时除草松土防止杂草竞争养分;以及合理施肥补充营养等措施。特别提到,在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定苗,保证每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外,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主张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用药,避免扩散蔓延。
最后,在苗木出圃阶段,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起苗时间和包装运输方式。通常情况下,应在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起苗,此时苗木生理状态最佳,成活率较高。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尽量减少损伤。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包裹苗木,并尽快移栽定植,减少暴露时间。
总之,《DB22/T 3014-2019平榛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从种子采集到苗木出圃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从业者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平榛播种育苗工作,从而获得优质高效的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