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碱性稻米品种在盐碱地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整地、育苗、插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盐碱地碱性稻米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lkaline Rice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25-2018碱性稻米品种盐碱地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碱性稻米在盐碱地上的种植技术。以下对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地区pH值为7.5~9.0的盐碱地种植碱性稻米品种。
二、术语和定义
1. 盐碱地: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土地。
2. 碱性稻米品种:适应于盐碱地生长且稻米pH值高于7.0的水稻品种。
三、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抗盐碱能力强、产量高的品种如吉宏6号等。
2. 整地施肥:秋季深翻土壤,春季平整土地,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0吨以上。
3. 播种育秧:4月中旬播种育秧,采用旱育稀植方式,每穴播种量15~20粒。
4. 插秧规格: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插苗3~4株。
5. 水分管理:返青期保持水层深度2~3厘米,分蘖期保持5~7厘米,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逐渐减少水量直至收获前7天断水。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等,可用三环唑、井冈霉素等药剂防治。
3. 主要虫害:稻飞虱、二化螟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五、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间: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收获。
2. 收获方法:机械联合收割,注意降低损失率。
3. 储藏条件:储藏环境温度低于15℃,相对湿度低于70%,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六、生产记录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子来源、施肥记录、用药情况、田间管理措施及收获数据等内容,以备追溯查询。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碱性稻米在盐碱地上的种植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