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微滴数字PCR方法的技术要求、实验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检测。
Title: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hellfish - Droplet Digital PC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11-2018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微滴数字PCR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指出本标准适用于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检测。这意味着此方法主要针对贝类样品,且目的是定量测定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含量。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引用文件为本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样品采集部分强调了样品采集的重要性。要求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保存。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样品制备部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包括样品的均质化、稀释等步骤,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以保证样品能够准确反映其原始状态。
微滴数字PCR检测部分是整个标准的核心内容。这部分详细描述了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试剂准备、反应体系建立、扩增条件设定等。特别强调了微滴生成、热循环扩增以及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结果计算与报告部分则明确了如何根据检测数据得出最终结果并形成报告。要求报告中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如检测日期、样品编号、检测值等,以便于后续的追溯和验证。
附录部分提供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数据支持。通过给出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DB22/T 2911-2018标准通过详细的条文规定,从样品采集到最终报告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规范,为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