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地理网格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区域内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调查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tion Community Geographic Grid Survey of Regional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06-2018 区域性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地理网格调查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地理网格调查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3.术语和定义”中,明确提出了“天然林”的概念为未经人为干扰或仅受轻微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定义强调了天然林的自然属性,为后续调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4.调查内容与方法”中规定了调查应包括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等内容,并采用样地法进行调查。其中样地设置需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样地面积根据植被类型确定,一般乔木层样地不小于1000平方米,灌木层和草本层样地不小于500平方米。这一要求确保了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数据采集与处理”指出数据采集时应记录植被特征、环境因子等信息,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录入数据库。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剔除异常值,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植被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趋势。
“6.成果表达”要求最终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包含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等内容。报告中应附有详细的图表资料,如植被分布图、物种多样性指数图等,以便使用者全面了解调查区域的植被状况。
“7.质量控制”强调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人员培训到现场调查再到数据审核均需符合既定标准。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调查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地理网格调查流程,对于保护和管理天然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