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曲柳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伐利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水曲柳人工林的大径材培育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Timber in Fraxinus mandshuric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04-2018 水曲柳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水曲柳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造林到抚育、主伐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为提高水曲柳人工林的木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造林环节中,规程明确指出,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并且要保证造林密度适宜。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助于树木生长均匀,避免因过密或过疏而影响林分的整体发育。此外,还强调了苗木的选择标准,要求使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优质壮苗进行造林。
其次,在幼林抚育方面,规程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清除杂草和灌木,保持林地清洁;定期松土施肥,促进根系发育;以及适时修枝整形,减少养分消耗。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再者,关于主伐年龄的确定,规程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水曲柳人工林的大径材培育周期较长,通常需要经历15至20年的生长才能达到采伐标准。在此期间,需密切监测林分的生长状况,确保其在最佳状态下被采伐利用。
最后,规程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当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后代子孙的利益。
总之,《DB22/T 2904-2018 水曲柳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指导水曲柳人工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文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