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建筑
  • TSHST 000001-2024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临时场所)建设与技术标准

    TSHST 000001-2024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临时场所)建设与技术标准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标准技术要求
    22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4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临时场所)的选址、建设要求、技术规范、运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Title: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emporary Sites for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Concrete in Shanghai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 封面预览

    TSHST 000001-2024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临时场所)建设与技术标准
  • 拓展解读

    《TSHST 000001-2024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临时场所)建设与技术标准》在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关于“再生骨料质量控制”的新老版本差异,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再生骨料的质量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基本性能指标如颗粒级配、含泥量等,但缺乏具体的检测方法和验收程序。新版标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不仅明确了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还增加了化学成分分析的要求,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取样、试验步骤以及合格判定准则。

    例如,在物理性能方面,新版标准提出再生粗骨料压碎值不应大于30%,吸水率不超过5%;而在化学性能上,则要求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特定限值。这些具体数值设定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确保再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现场检验的重要性,要求每批次进场的再生骨料都需按照规定的比例随机抽样,并完成相关试验项目。同时,还引入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对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过程的技术要求,也为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在执行过程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优化各项参数设置,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趋势。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ZJHZCS 01-2024 纯蚕丝绵被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