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黄精种子和种苗的质量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滇黄精种子和种苗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Seeds and Seedlings of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滇黄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种子和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种植效果与药材品质。DB53/T 902-2019《滇黄精种子和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规范滇黄精种子和种苗的生产、经营及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1. 净度
标准要求滇黄精种子的净度不得低于85%。净度是指种子中纯种子重量占试样总重量的百分比,包括去除杂质后的纯净种子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潜力。高净度意味着种子中混杂的非种子物质较少,有助于提高播种后的成活率。
2. 千粒重
千粒重是衡量种子大小和饱满程度的重要参数,本标准规定滇黄精种子的千粒重应不低于40克。千粒重反映了种子的营养储备情况,对于保证幼苗初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越饱满,其内部储存的养分就越充足,能够更好地支持幼苗早期发育。
3. 发芽率
发芽率是评价种子活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标准设定滇黄精种子的最低发芽率为80%。发芽率不仅影响出苗速度,还决定了最终的种植密度和产量。较高的发芽率可以减少补种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田间整齐度。
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1. 苗龄
根据苗龄的不同,滇黄精种苗被分为一级苗、二级苗和三级苗。其中一级苗要求苗龄在12至16个月之间,二级苗为8至12个月,三级苗则为4至8个月。苗龄直接影响种苗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合理选择苗龄有助于提高移栽后的存活率。
2. 根系状况
标准强调种苗必须具备完整且健康的根系,无病虫害侵染。良好的根系是种苗成功定植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3. 茎叶状态
种苗的茎叶应保持鲜绿且无机械损伤,叶片数量适中。茎叶健康与否直接反映了种苗的整体生理状态,健康的茎叶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足够的能量以应对环境压力。
通过以上对DB53/T 902-2019标准中重要条款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无论是种子还是种苗的质量控制都贯穿了从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极大提升滇黄精产业的发展水平,保障药材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