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上风电基础与船舶靠泊接口的设计、结构、性能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上风电场中风电机组基础与运维船舶靠泊接口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Title:Marine Wind Power - Foundation and Vessel Berthing Interface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829-2019《海上风电基础与船舶靠泊接口要求》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海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风电基础结构与船舶靠泊设施之间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的要求
1. 安全距离
- 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风电基础设计时,必须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规范。例如,风电机组之间的最小间距应考虑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电磁干扰以及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因素。此外,还应当考虑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性,如台风期间的浪涌高度和方向。
2. 荷载计算
- 在荷载计算部分,标准强调了需要综合考虑静水压力、波浪力、水流力、冰荷载等多种因素,并且要特别注意由于船只停泊引起的额外负荷。所有这些外部作用力都必须被准确地纳入到结构强度分析当中去。
3. 材料选择
- 对于构成风电基础主体结构的所有材料,本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比如钢材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还需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混凝土则需保证足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等特性。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基槽开挖
- 在基槽开挖作业之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确定合理的开挖深度与宽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需注意保护海底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5. 沉桩工艺
- 沉桩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标准要求使用先进的打桩设备和技术,以减少噪音污染并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桩身垂直度及贯入度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6. 防腐处理
- 完成基础安装后,应对暴露在外的部分实施全面的防腐蚀涂层喷涂或其他形式的防护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验收标准
7. 竣工验收
- 工程完成后,由业主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检查各部件是否按照图纸要求正确安装到位;测试各项功能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整体稳定性状况等。
8. 档案管理
- 最后,要求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从前期准备直至后期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技术文档资料,便于日后查阅参考。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具体执行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35/T 1829-2019这一重要行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