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液体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液体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Vinyl Chloride and Oxygenated Organic Compounds in Liquid Carbon Dioxide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液体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为了确保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福建省发布的DB35/T 1817-2019《液体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标准提供了检测方法。以下将从标准的关键内容出发,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液体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甲醇、乙醇、丙酮等的测定。这表明标准不仅关注单一成分的检测,还涵盖了多种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体现了全面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定义,即利用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的技术。这一定义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检测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关步骤。
再者,仪器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要求使用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并且需要配备自动进样装置以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色谱柱的选择也需遵循特定条件,例如长度、内径以及填充物类型等参数都必须符合规定。
对于样品制备环节,标准强调了样品采集的重要性。要求从不同部位抽取至少三个独立样品,并迅速将其转移至清洁干燥的容器内密封保存。同时,为了避免样品性质发生变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温度。
在分析步骤中,标准给出了详细的色谱条件设置指南,包括载气流速、柱温程序升温曲线等具体数值。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峰形表现,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最后,在结果计算与报告部分,标准提出了计算公式以及不确定度评估的方法。通过对比标准曲线上的浓度值与实际样品中相应物质的峰面积比值来确定含量,并结合多次平行试验所得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这样可以保证最终报告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液体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标准通过规范整个检测流程,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保障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