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井盖物联网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井盖监测、管理及相关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oT of Manhole Cov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井盖物联网技术规范》(DB35/T 1803-2018)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井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明确了井盖设备的基本功能需求。例如,4.1.1指出井盖设备应具备定位功能,确保能够准确识别井盖的位置信息。这对于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至关重要。4.1.2强调了数据采集能力,要求设备能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井盖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
4.2 设备性能指标
在4.2节中,对设备的技术参数做出了具体规定。比如,4.2.1提到井盖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至+60℃,这保证了设备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4.2.3关于电池寿命的要求不低于3年,体现了对长期稳定性的重视。
5.1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是实现物联网功能的核心环节。5.1.1规定了通信协议应当支持主流标准如NB-IoT或LoRaWAN,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5.1.3还特别指出通信模块需具备断点续传功能,当网络中断时,可以保存数据并在恢复连接后自动补传,提高了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7.1 数据安全
随着大量敏感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7.1.1要求所有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都必须加密存储与传输,防止未经授权访问。7.1.2进一步说明了需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只有经过验证的终端才能接入系统,有效防范非法入侵行为。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项指标。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