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移动终端中敏感信息安全检测的技术要求,包括检测对象、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移动终端敏感信息安全的检测与评估。
Title:Information Security of Mobile Terminals - Part 1: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etection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189.1-2019《移动终端信息安全 第1部分:敏感信息安全检测技术要求》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移动终端在处理敏感信息时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其运行过程中涉及敏感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的安全性检测。
2. 术语和定义
- 敏感信息:指可能影响个人隐私或国家安全的信息。
- 数据加密:通过特定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不可读形式的过程。
- 身份认证:确认用户身份真实性的过程。
3. 安全功能要求
- 数据加密:所有敏感信息必须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例如,使用AES-256位加密标准来保护数据。
- 访问控制:应设置多层次访问权限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敏感数据。
- 日志记录:系统需具备完整的日志记录功能,用于追踪任何对敏感信息的操作行为。
4. 性能指标
- 加密解密速度不低于每秒10MB。
- 在并发用户数达到50个时,系统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5. 测试方法
- 加密强度验证:利用专业工具模拟攻击者尝试破解已加密的数据包,评估其安全性。
- 权限管理检查:通过模拟不同级别的用户登录系统,观察是否能正确执行相应的操作权限。
- 日志完整性校验:定期抽取一段时间内的操作记录并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确认无遗漏或篡改现象。
6.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当发现安全隐患或遭受攻击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阻止进一步损害,并尽快修复漏洞。
以上内容基于DB44/T 2189.1-2019标准编写而成,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关于移动终端敏感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