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花风铃木的产地环境、苗木培育、种植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黄花风铃木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ellow Bell Tree (DB44T 2186-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花风铃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6-2019)是广东省地方标准,对黄花风铃木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
标准中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繁殖方式以嫁接为主,扦插为辅。嫁接时需选用一年生健壮枝条作接穗,砧木则要求根系发达。此条强调了品种选择的重要性,优良品种能显著提升栽培效益。
二、土壤与种植密度
要求土壤pH值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种植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每公顷种植密度不超过830株。这一规定考虑了黄花风铃木的生长习性,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可保证通风透光。
三、水肥管理
灌溉应遵循“见干见湿”原则,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每年施基肥一次,追肥两次,肥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龄调整,幼苗期适当增加氮肥比例。该条款明确了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有助于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四、整形修剪
定植后第一年进行重剪,保留3至5个主枝。以后每年冬季修剪一次,疏除过密枝、病虫害枝和细弱枝。修剪高度控制在2.5米左右。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改善树冠结构,提高观赏价值。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防治;常见害虫包括蚜虫、红蜘蛛等,可采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喷雾处理。提倡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此条规定体现了绿色防控的理念。
六、采收与贮藏
当花朵完全开放且呈金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选在晴天上午。鲜切花应及时放入清洁水中保存,温度保持在4℃至6℃之间。该条款确保了鲜花品质,延长了保鲜期。
以上内容涵盖了黄花风铃木栽培的关键环节,遵循这些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栽培成功率,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