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案件语音采集的技术要求、设备要求、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公安、司法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语音证据的采集和处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se-related Voice Col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364-2018《案件语音采集技术规范》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案件语音采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备要求、采集环境要求、采集流程及存储等技术内容。以下从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首先是基本要求部分,该标准明确指出语音采集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全面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语音采集时必须确保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随意侵犯个人隐私,同时要保证采集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任何录音都应基于法定程序获得授权,并且不得篡改或删除原始数据。
接着看设备要求,标准中对录音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比如,设备的频率响应范围应该在20Hz至20kHz之间,灵敏度不低于-40dB,信噪比大于等于55dB。这些参数确保了录音质量能够满足司法鉴定的需求。此外,还强调了设备需具备防干扰功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以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
采集环境方面,标准特别注意到了背景噪音控制。要求室内噪声级不得超过40分贝A计权,如果是在户外,则建议选择相对安静的时间段进行录音。同时,为了提高声音清晰度,还提倡使用指向性麦克风,并合理布置位置,尽量减少反射声的影响。
关于采集流程,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说明。首先需要确认被采集人身份信息并记录;然后设置好录音设备参数;接下来由专业人员引导被采集人按照指定方式说话,如朗读特定文本或者自由陈述案情;最后完成录音后立即检查文件是否完整无损。整个过程都要有见证人在场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备查。
最后谈谈存储管理,标准提出采用加密技术保存音频资料,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包括分类编号、备份机制等内容。对于长期保存的数据,还需要定期检测其完整性和可用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新。
以上就是DB52/T 1364-2018案件语音采集技术规范的一些重点条款解析。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案件处理中的语音证据质量和可信度,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