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资金管理、质量控制、验收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的各类公益项目建设活动。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Projects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14-201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项目建设规范》是甘肃省针对农村公益项目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农村公益项目的建设流程、管理要求和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规定,旨在提升农村公益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益。
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项目规划与设计
原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公益项目规划,明确项目功能定位、规模及选址。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项目规划的重要性。在项目启动前,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功能和规模。选址要充分考虑便利性、安全性等因素,避免因选址不当导致后续使用不便或安全隐患。
6.1 材料与设备采购
原文: 所有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具备资质的供应商提供。
解读: 公益项目关乎民生福祉,因此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求极高。这一条款要求采购过程透明规范,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都经过严格检验,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强调供应商需具备相应资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项目。
7.3 施工管理
原文: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
解读: 设计方案是项目实施的基础,任何变更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甚至安全性能。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既定的设计图纸执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应先报请原设计单位同意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这有助于维护项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8.2 验收标准
原文: 工程完工后,应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解读: 验收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成果的最终检验,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投入使用。验收小组应当包括技术专家、财务人员以及村民代表等多方参与,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项目是否合格。只有通过验收的项目才能交付使用,否则需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解析,整份标准涵盖了从立项到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