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抗红叶病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判定及报告编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品种抗红叶病能力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Corn Resistance to Red Leaf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抗红叶病鉴定技术规范》(DB62/T 2985-2019)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在甘肃省境内开展玉米抗红叶病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这项标准对于提高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玉米品种的抗红叶病鉴定工作。红叶病是由玉米红叶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甘肃省这样的高发病区,制定专门的鉴定技术规范尤为必要。
二、术语和定义
1. 玉米抗红叶病:指玉米植株对红叶病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有效抑制病害的发展。
2. 病情指数:用于量化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是评估抗病性的重要指标。
三、试验材料与设备
1. 试验材料:包括待测玉米品种以及已知感病品种作为对照组。
2. 试验设备:如显微镜、电子天平、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等,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试验设计
1. 田间试验布局: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三次以上,以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
2. 接种方式:通过人工接种的方式将病原体引入试验田,模拟自然发病条件。
五、调查与统计
1. 调查时间:从苗期开始至收获期结束,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病情况。
2. 数据处理: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并根据结果判断抗病等级。
六、结果评价
1. 根据病情指数划分抗病等级,通常分为高抗、中抗、感病三个级别。
2. 对比不同品种之间的抗病性能,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这项标准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鉴定流程和技术细节,还强调了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内玉米抗红叶病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更好地保护玉米种植业免受病害侵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