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薯渣和蛋白质回收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对薯渣和蛋白质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overy of Potato Residue and Protein in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99-2019《马铃薯淀粉加工中薯渣及蛋白质回收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回收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4.1 原料要求
该条款规定了用于加工的马铃薯原料应满足的基本条件。首先强调原料的新鲜度和清洁度,要求无腐烂、无病害、无污染。这一要求旨在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对于原料的干物质含量提出了具体指标,通常应在20%-30%之间。这是基于经验数据得出的最佳范围,既能确保淀粉提取效率,又有利于后续工序的操作稳定性。
5.1 薯渣预处理
在薯渣预处理环节,标准指出需采用适当的机械方法破碎薯渣,使其粒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1-3毫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后续固液分离的效果,还能有效避免因颗粒过大导致的设备堵塞问题。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式,以去除附着于薯渣表面的残留物,提升回收率。
7.2 蛋白质浓缩与干燥
关于蛋白质浓缩步骤,标准建议使用膜过滤或离心等物理手段进行初步富集。之后可通过喷雾干燥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实现最终产品的干燥成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监控温度和湿度参数,防止蛋白质变性影响品质。同时,还需注意操作环境的卫生状况,避免二次污染。
8.1 环境保护措施
本部分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则提倡资源化利用,如制作动物饲料等。另外,鼓励采用节能减排型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案,减少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量。
以上是对DB62/T 2999-2019中部分核心内容的解析。这些规定反映了当前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遵守执行,共同促进马铃薯淀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