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雷电灾害鉴定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现场调查、分析评估和鉴定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雷电灾害事故的鉴定及相关技术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Disaster Appraisal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68-2019《雷电灾害鉴定技术规范》是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雷电灾害的鉴定工作,为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是雷电灾害鉴定的基础环节,标准中对现场勘查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 4.1.1 勘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受灾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受损设备的类型及状态、周围环境状况等。这一步骤需要全面记录灾害发生时的各种细节,以便后续分析。
- 4.1.2 技术要求:勘查人员应携带必要的工具和仪器,如照相机、测量尺等,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勘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现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二次破坏。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有效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对于准确判断雷电灾害至关重要:
- 5.1.1 数据来源:数据可以来源于气象部门提供的雷电监测资料、受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信息以及现场勘查获得的数据。这些数据应当尽可能详尽,涵盖灾害发生前后的各种参数。
- 5.1.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需经过筛选和整理,去除无关或错误的信息,形成清晰、完整的数据库。这对于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6.2 鉴定报告编制
鉴定报告是雷电灾害鉴定工作的最终成果,其编制过程需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 6.2.1 报告结构:报告通常包括摘要、正文(包括基本情况、灾害描述、原因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每个部分都应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 6.2.2 内容要求:在原因分析部分,应详细阐述导致灾害的具体原因,如是否因防雷装置失效、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结论部分则需明确指出灾害的责任归属,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是对DB62/T 2968-2019《雷电灾害鉴定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雷电灾害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