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叶白蜡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小叶白蜡的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of Tilia Amurensis by Sowing (DB62T 4019-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19-2019小叶白蜡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叶白蜡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1. 采种母树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5年以上实生树。
解读:母树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子质量,老龄树可能因生理衰退导致种子活力下降,而幼龄树则可能遗传性状不稳定。
二、整地与施肥
1. 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不低于30cm。
解读: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深翻能有效消灭部分地下害虫。
三、播种方法
1. 条播行距20-25cm,覆土厚度1-1.5cm。
解读:合理的行距便于后期管理操作,如除草、灌溉等。覆土过厚会影响种子出土,过薄又容易被雨水冲走。
四、田间管理
1. 苗木高达到10cm时开始间苗,株距保持在10-15cm。
解读:及时间苗可保证苗木有足够的营养空间,避免拥挤导致植株瘦弱。合理株距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冠幅,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五、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圃地,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物理或生物措施防治。
解读:早期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可以防止其扩散蔓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维持生态平衡。
六、苗木出圃
1. 苗木高度达到40cm以上,地径达到0.5cm以上即可出圃。
解读:这样的规格基本满足造林需求,能够提高成活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造林效果,增加成本或降低产量。
该标准为小叶白蜡播种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