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糜子品种陇糜12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糜子品种陇糜12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Millet Variety LongMi 1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40-2019《糜子品种 陇糜12号》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糜子品种陇糜12号的产地环境、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陇糜12号适宜在甘肃省海拔1500米至2200米之间的区域种植。这些地区通常具有冷凉气候特点,年均气温较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糜子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提升。同时,土壤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以6.5至7.5为宜。
二、品种特性描述
陇糜12号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糜子新品种。其主要特征包括: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穗型紧密,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生育期较短,一般为90天左右,适合早熟栽培;对干旱和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此外,该品种还表现出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在田间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产量稳定且质量优良。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当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过后,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适当调整。
2. 播种量与密度:每亩播种量约为3公斤,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控制在15厘米以内,确保合理的群体结构。
3. 施肥管理:基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根据苗情分次进行,重点加强拔节期和抽穗前后的肥料供应。
4. 水分管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避免过量浇水导致根系缺氧影响生长。特别是在幼苗期和灌浆期需特别注意水分供给。
四、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陇糜12号常见的锈病、白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鼓励采用轮作制度打破病原菌循环路径,并结合物理诱捕手段降低虫口基数。对于必须用药的情况,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糜子品种 陇糜12号》不仅规范了这一优质糜子品种的生产流程,也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