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部灌区马铃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中部灌区马铃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Production in the Central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29-2019《中部灌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是甘肃省针对中部灌区马铃薯种植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规程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陇薯7号”、“青薯9号”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
2. 播种前准备:强调土壤深耕细耙,确保耕层深厚疏松,以利于根系发育。同时要求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作为底肥。
3. 播种时间与密度:建议在气温稳定通过7℃时开始播种,通常为4月中下旬。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行距60-7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4000-5000株。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应适时灌溉。
- 追肥:在苗期、现蕾期分别追施适量氮肥,在块茎形成期增施钾肥。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控制,优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5. 收获: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块茎停止膨大时即可收获。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避免增加块茎破损率及降低耐贮性。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029-2019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简要说明,旨在指导实际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应用该标准,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