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和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l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Winter Rapeseed (Brassica rap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菜型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抗寒性直接影响种植范围和产量。DB62/T 4026-2019《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技术规范》为科学评估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能力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期抗寒性的田间鉴定。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等西北地区,这些区域冬季寒冷且气候条件复杂,对油菜抗寒性要求较高。
二、术语和定义
1. 抗寒性:指植物抵抗低温伤害的能力。标准中将抗寒性强弱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叶片损伤程度、植株存活率等。
2. 越冬率:指翌年春季普查时仍保持活苗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品种的综合抗寒水平。
三、试验设计
1. 试验地选择:要求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前茬作物为非十字花科作物。试验地应具有代表性,避免低洼积水或风口地段。
2. 种植密度:每平方米种植30-40株,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群体抗寒能力。
四、鉴定方法
1. 冻害观察:在极端低温天气后,记录叶片受害情况。标准规定了不同冻害等级的表现特征,如叶片干枯、卷缩等。
2. 生长势调查:次年返青期统计越冬率,同时测量株高、分枝数等生长指标。生长势良好的植株通常抗寒性较强。
五、结果评价
1. 综合评分:根据冻害指数、越冬率及生长势三项指标综合打分。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抗寒性越强。
2. 等级划分:将综合评分划分为三个等级:≥85分为强抗寒性,70-84分为中等抗寒性,<70分为弱抗寒性。这种分级便于实际应用中的直观判断。
六、注意事项
1. 鉴定过程中需设置对照组,以排除环境因素干扰。对照组应选用当地已知抗寒性强的品种。
2. 数据采集需连续多年进行,以提高结果可靠性。单一试验年的数据可能因偶然因素影响而不具代表性。
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科学准确地评估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能,为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油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