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岩溶洼地地区竖直锚杆重力式挡墙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及施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岩溶洼地地区的边坡支护工程中竖直锚杆重力式挡墙的设计与施工。
Title: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Vertically Anchored Gravity Retaining Walls in Karst Depress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省地方标准《岩溶洼地竖直锚杆重力式挡墙设计计算》(DB52/T 1380-2018)为岩溶地区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挡土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4.1 地基承载力验算
本条文要求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严格校核,确保挡墙安全稳定。具体做法是将挡墙自重及上部荷载合力作用点投影到基础底面,计算偏心距和基底应力分布。当偏心距超过基础中心至边线的1/6时,需采取措施如加宽基础或调整配筋以减小偏心。
5.2 锚杆设计参数确定
锚杆的设计参数直接影响挡墙稳定性。根据第5.2条,锚杆拉力应考虑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以及水压力等因素,并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同时,锚杆倾角宜控制在15°~30°之间,以平衡水平推力并提高抗拔能力。
6.3 抗滑移稳定性分析
为保证挡墙整体不发生滑动破坏,需按照第6.3条规定开展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公式中包含挡墙自重、锚杆提供的抗滑力以及地面反力等要素。当抗滑安全系数小于1.3时,应重新优化锚杆布置或增加扶壁构造。
7.4 结构变形与裂缝宽度限值
对于竖直锚杆重力式挡墙而言,控制变形尤为重要。第7.4条明确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例如I类环境不宜超过0.2mm。此外还规定了变形监测频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摘录与解读,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项因素。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