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与设备、材料选择、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继代增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isui Ginger Virus-free Test Tube Seedlings and Primary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05—2019《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和原原种生产的标准文件。该标准规定了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的生产流程、原原种的繁殖方法以及质量要求等内容,旨在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读:
脱毒试管苗的生产
3.1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应符合无菌条件,室内温度保持在20℃至28℃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范围内。光照强度为2000-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2小时。
3.2 母株选择与处理
母株需从健康、无病虫害的田间植株中选取,采样时避免损伤植株。采集后立即放入无菌水中清洗干净,并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
原原种的繁殖
4.1 种苗选择
用于繁殖的种苗必须是经过脱毒处理且生长健壮的试管苗。每个种苗的高度应在5cm至8cm之间,叶片数不少于4片,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
4.2 繁殖基质准备
繁殖基质由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使用前需高温消毒。同时,在基质表面撒上适量的缓释肥料以提供养分支持。
质量要求
5.1 外观质量
原原种外观应完整无损,颜色正常,无机械损伤或病虫害迹象。每株重量不低于5克。
5.2 生理活性
生理活性是指种苗的生命力表现,包括发芽率、成活率等指标。根据本标准要求,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的发芽率不得低于90%,成活率不得低于85%。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其原原种的质量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