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思南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鉴定方法及饲养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思南牛的品种保护、选育提高及养殖生产。
Title:Sita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思南牛是贵州省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DB52/T 1414-2019《思南牛》地方标准对思南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选育提高及杂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思南牛的品种来源与分布。思南牛原产于贵州省思南县,属于中小型黄牛品种,适应性强,在丘陵山区放牧条件下生长良好。成年公牛体重350kg左右,母牛250kg左右。
标准明确了思南牛的主要外貌特征。体形紧凑,结构匀称,头稍长,额宽平直,鼻梁微凸,耳大灵活,角细短向后上方弯曲。毛色以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黑色个体,被毛较短密。
在生产性能方面,标准指出思南牛屠宰率可达55%以上,净肉率达48%,肌肉纤维细腻,脂肪沉积均匀。乳脂率达到5.5%以上,乳蛋白含量3.8%以上。
关于选育提高,标准提出要建立核心群,加强本品种选育,开展后裔测定,选留优秀种公牛和基础母牛。同时可利用西门塔尔牛等引进品种改良本地牛,组建杂交组合。
该标准还强调了思南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应提供充足青粗饲料,合理搭配精料,确保日粮营养平衡。实行分群饲养,定期防疫驱虫,保持适宜饲养密度。
DB52/T 1414-2019为思南牛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当地肉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