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混养海水池塘中生物饵料培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从事海水池塘养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生物饵料的培养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Bait in Polyculture Seawater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38-2019《混养海水池塘生物饵料培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混养海水池塘中生物饵料培养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生物饵料、混养海水池塘等核心概念。其中生物饵料是指用于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作为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的活体或冻干生物有机体。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了实践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环境条件”章节中,标准强调了池塘选址的重要性。要求池塘应位于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并且具备良好的水源供应系统。水质管理是成功培养生物饵料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特别指出需要定期监测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以及溶解氧含量等指标,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再者,“饵料培养”部分详细规定了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藻类品种进行接种,控制光照强度与时间,合理投喂营养物质等措施。此外,还提出了防止病害发生的具体方法,如定期消毒处理设备和工具,及时清除死亡个体以防感染其他健康个体。
最后,在“收获与运输”条款里,标准给出了关于何时以及如何收集成熟的生物饵料的指导建议。它提醒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持低温保存状态直至送达目的地,并且在整个流程当中都要注意卫生条件,避免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混养海水池塘生物饵料培养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全过程的基本框架,而且通过具体的量化数据和操作指南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