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设施农业中通过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的蔬菜种植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Disinfection by High-temperature Solarization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40-2019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农业土壤消毒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设施蔬菜生产中因连作导致病虫害严重、土壤质量下降的地块,通过高温闷棚的方式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2. 术语和定义:
- 高温闷棚:指在设施内利用太阳能加热土壤,使土壤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从而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 土壤消毒: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或消除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线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过程。
3. 准备工作:
- 在实施高温闷棚前,应彻底清除前茬作物残体及杂草,确保土壤表面干净无杂物。
- 对于重病区,建议先进行一次化学药剂处理,以增强消毒效果。
4. 操作步骤:
- 覆盖地膜:选择透光性好的白色或银灰色地膜,全面覆盖土壤表面,以提高保温效果。
- 灌溉:在覆盖地膜前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升温度。
- 密封设施:关闭温室或大棚的所有通风口,确保内部密闭良好。
- 升温阶段:通常需要7-10天时间,期间需定期检查温度计显示的土壤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值(一般为50℃以上)。
- 维持阶段:当土壤温度达到目标值后,继续维持至少3-5天,以保证消毒效果。
5.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突然降温影响消毒效果。
- 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可能需要调整具体的处理时间和参数。
- 完成消毒后应及时翻耕土壤,并施加有机肥料,促进土壤恢复活力。
6. 效果评估:完成高温闷棚后,可通过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来评估消毒效果。必要时可取样送检,确认消毒是否成功。
以上内容基于DB21/T 3140-2019标准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提炼与解析,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