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公牛肢蹄保健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日常维护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及肢蹄保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mb and Hoof Health Care of Breeding Bu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063-2018《种公牛肢蹄保健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种公牛肢蹄保健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
- 条文:种公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
- 解读: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减少肢蹄疾病的发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增加公牛的代谢负担,影响其健康状态。
2. 饲养管理
- 条文:饲料中应添加足量的钙、磷及维生素D,确保营养均衡。
- 解读:钙、磷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进而影响肢蹄健康。
3. 运动与活动
- 条文: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以上的自由活动时间。
- 解读: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蹄问题的风险。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和肥胖。
4. 定期检查
- 条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肢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解读:早期发现并处理肢蹄问题是预防严重疾病的关健。定期检查可以帮助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恶化。
5. 消毒与卫生
- 条文:每周对牛舍地面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
- 解读: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降低感染风险。定期消毒是维护良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6. 专业培训
- 条文:所有涉及种公牛饲养人员均需接受专业培训。
- 解读:通过培训提高饲养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执行各项保健措施,保障种公牛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说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操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