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松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油松容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inus tabuliform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103-2019)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油松容器育苗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在种子处理环节中,规程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根据规程第4.1条,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具体做法是先筛选出饱满无损的种子,然后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其次,在基质配制方面,规程在第4.2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质应由腐殖土、珍珠岩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通常情况下,腐殖土占60%,珍珠岩占30%,有机肥占10%。这样的配比既能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幼苗生长。
再次,关于播种与管理,规程在第5.1至5.3条中作了详细规定。播种时要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为5×10厘米;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两倍为宜。此外,还需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病虫害发生。
最后,在苗木起苗与运输过程中,规程指出应在苗木木质化后进行起苗作业,并采取措施保护根系完整。同时,在运输途中要确保包装严密,防止水分流失,保证苗木成活率。
以上是对《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