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系统图层的分类、编码规则、数据结构和属性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应用。
Title:Digital Forestry Database Provincial System Lay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587-2019《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系统图层》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数字林业数据库中省级系统的图层构建与管理。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数字林业数据库建设,涉及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明确指出本标准是针对省级层面的统一要求,为各级林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
图层分类
标准规定了图层的主要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1. 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包含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等基本信息。
2. 森林资源图层:涵盖林地类型、树种分布等内容。
3. 湿地资源图层:记录湿地类型及其保护状况。
4. 生态功能区划图层:用于展示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
每类图层都有其特定的数据格式和技术参数要求,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更新
关于数据采集方法,标准强调了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求定期更新以保持数据的新鲜度。具体而言,对于变化频率较高的湿地资源,建议每年至少更新一次;而对于相对稳定的森林资源,则可以每三年更新一次。
标准化格式
为了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所有图层数据均需采用标准化格式存储。例如,矢量数据应遵循OGC(开放地理空间联盟)制定的相关规范,而栅格数据则推荐使用GeoTIFF格式。
安全保障措施
鉴于林业数据的重要性,标准特别提出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如设置访问权限、加密传输通道等,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或被非法篡改。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系统图层》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还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应用维护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指南,对于推动我国数字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