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土壤酸化改良的技术要求,包括改良剂的选择、施用量的确定、施用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茶园土壤酸化改良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 Garden Soil Acid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40-2019《茶园土壤酸化改良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园土壤酸化的改良工作,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降低至5.5以下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标准指出土壤酸化会影响茶树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良。
其次,关于土壤检测方法,标准要求每3至5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且在施肥、灌溉等管理活动前后增加监测频率。这有助于实时掌握土壤酸化程度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等。
第三,在改良措施上,标准提出了物理、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方法。物理改良建议通过深翻耕作改善土壤结构;化学改良强调施用石灰类物质提高pH值,但需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造成新的问题;生物改良则提倡种植绿肥作物或使用微生物菌剂来增强土壤活性。
第四,施肥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料比例,同时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并维持适宜的酸碱平衡。此外还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第五,灌溉制度也被纳入考量范围,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减少水分流失,并结合天气条件调整浇水量,防止因过度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加剧土壤酸化趋势。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环节,标准鼓励采用生态友好型手段如天敌释放、物理隔离等替代传统农药喷洒方式,从而减少化学残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茶园土壤酸化改良技术规程》不仅为江西省内茶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土壤酸化治理方案,也为其他地区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参考。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恢复茶园土壤健康状态,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