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桥梁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流程、模型建立、信息管理及交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桥梁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Title:Bridge Engineering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37-2019《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指南》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桥梁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交换与集成
该标准强调了数据交换和集成的重要性。在第5.1节中提到,应确保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能够无缝传输和使用。这意味着在项目开始时就需要选择兼容性好的软件,并且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策略。例如,当使用Revit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确保其生成的数据可以被Navisworks等分析工具正确读取。
模型创建
关于模型创建,标准指出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开始构建BIM模型(见第5.2节)。这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减少后期修改的成本。此外,还建议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比如,在创建桥墩模型时,可以通过定义高度、直径等参数来快速调整多个桥墩的设计。
施工模拟
施工模拟是本标准的一个关键部分。根据第5.3节的内容,施工过程应该通过动画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以便更好地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流程。例如,可以利用4D BIM技术将时间维度加入到三维模型中,从而预测施工进度并发现潜在冲突。
运维管理
对于运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的要求(参阅第5.4节)。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单、维护记录以及故障历史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运营期间的任何问题都能迅速定位并解决,同时也有助于延长设施使用寿命。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按照第5.5节的规定,应当运用BIM平台实施安全监控,如设置警戒区域、检测危险源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也为应急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只是对DB36/T 1137-2019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