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SBS、SBR类改性剂在改性沥青中的含量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试剂材料、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精密度。本文件适用于以SBS、SBR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中改性剂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SBS and SBR Modifier Content in Modified Asphalt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31—2019《改性沥青中SBS、SBR类改性剂含量测定 红外光谱法》是江西省地方标准,用于测定改性沥青中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和丁苯橡胶(SBR)类改性剂的含量。以下为标准中的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改性沥青中SBS和SBR类改性剂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改性沥青中SBS和SBR类改性剂含量的测定。
原理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特定波长范围内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通过比较SBS和SBR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与内标物质吸收峰的强度,计算出改性剂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
1. 四氯化碳:分析纯。
2. 溴化钾:分析纯。
3. 内标溶液:使用溴化钾配制的溶液。
解读: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内标对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四氯化碳作为溶剂能够有效溶解改性沥青而不影响其化学性质,溴化钾则常被用作红外光谱分析的基质材料。
仪器设备
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备自动扫描功能,波数范围4000cm⁻¹至400cm⁻¹。
2. 恒温干燥箱:控温范围50℃±2℃。
3. 电子天平:精度0.1mg。
解读:仪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红外光谱仪需具备高分辨率以准确捕捉改性剂特征吸收峰;恒温干燥箱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水分等杂质;电子天平则保证称量的精确性。
样品制备
取约5g改性沥青样品,加入适量四氯化碳稀释至一定浓度后摇匀备用。同时准备内标溶液。
解读:样品制备过程要求严格控制稀释比例,避免因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测量误差。此外,内标溶液的加入有助于校正仪器漂移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定步骤
1. 将样品溶液滴加于溴化钾片上,并与内标溶液混合均匀。
2. 使用红外光谱仪在4000cm⁻¹至400cm⁻¹范围内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3. 记录SBS和SBR特征吸收峰以及内标物质吸收峰的吸光度值。
4. 根据公式计算改性剂的含量。
解读:此步骤强调了操作规范性,如样品制备、仪器校准等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执行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特别是特征吸收峰的选择应基于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
结果表示
改性剂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解读:结果表示方式简洁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应用。同时,保留两位小数既体现了测量精度又不过分复杂化表达形式。
精密度
重复性限r=0.5%,再现性限R=1.0%。
解读:精密度指标反映了方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较小的重复性限表明该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重现性;而再现性限则显示不同实验室间数据的一致程度。
综上所述,《改性沥青中SBS、SBR类改性剂含量测定 红外光谱法》通过对样品处理、仪器使用、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细致规定,为准确测定改性沥青中SBS和SBR类改性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