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要求和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杀菌剂在柑橘炭疽病防治中的田间药效试验及结果评估。
Title:Pesticides - Field efficacy test criteria - Part 3: Fung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citrus anthracno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28.3-2019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中关于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第三部分,专门针对杀菌剂在防治柑橘炭疽病上的应用。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试验设计
1.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具有代表性,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作物相同,且没有使用过与试验药剂相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试验地应避免靠近水源和公路,以减少外界干扰。
2. 试验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间需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相互影响。
二、试验方法
1. 施药时间:在柑橘炭疽病发病初期施药,通常为春梢或秋梢嫩叶期。首次施药后每隔7-10天进行一次,连续施药2-3次。
2. 施药方式:采用喷雾法,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植株叶片正反面。喷雾器械应定期校准,保证每亩用药量准确。
三、调查与统计
1. 病害调查:在每次施药后7天进行病害调查,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柑橘树,每株选取10片叶片,记录病斑数量和大小。
2. 数据处理: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各处理的防效。防效计算公式为:防效=(对照区病斑数-处理区病斑数)/对照区病斑数×100%。
四、结果评价
1. 防效要求:药剂防效达到85%以上为有效,达到90%以上为高效。
2. 经济效益评估:结合药剂成本、用工成本等因素,综合评价药剂的经济效益。
五、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确保人员安全。
2.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试验场地,妥善处理剩余药剂和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6/T 1128.3-2019标准对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提出了系统规范的要求,旨在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可靠,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