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赣油杂7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播种育苗、移栽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赣油杂7号油菜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Gan You Za 7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赣油杂7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109-2019)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赣油杂7号这一优良油菜品种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精选是指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确保种子质量。处理则包括晒种和拌种。晒种可以增强种子活力,而拌种通常使用微生物菌剂或杀虫剂,以促进生长并预防病虫害。
2. 播种时间与密度
播种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油菜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标准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宜。关于种植密度,每亩适宜的基本苗数应在4万株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
3. 施肥管理
合理的施肥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标准强调基肥的重要性,应施足有机肥,并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追肥则需根据苗情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开花期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籽粒饱满度。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以及化学防治等方法。特别提到要密切关注蚜虫和霜霉病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5.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对于保持油菜籽的质量至关重要。当大部分角果呈现黄褐色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晾晒干燥,避免因潮湿导致发芽或变质。长期储存时应注意防潮防虫,确保种子的安全性和活力。
以上内容涵盖了《赣油杂7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提升赣油杂7号油菜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