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棒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花棒的育苗与造林实践。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lower Stick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67-2018 花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花棒育苗和造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苗木质量要求
标准规定了花棒苗木的质量指标,包括高度、地径、根系发育情况等。例如,一级苗木的高度应不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少于0.3厘米,并且要求根系完整无损。这一规定确保了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为后续造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播种与育苗管理
在播种环节,标准建议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种子覆土厚度控制在1至2厘米之间。同时强调了苗期管理的重要性,如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定期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以及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并促进其健康生长。
造林技术要点
对于造林工作,标准提出了适宜的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量应在2000株左右。此外还提到,在选择造林地时需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避免将花棒栽植于低洼积水处或过于干旱的地方。造林后的一年内要进行至少两次抚育作业,包括松土、施肥等操作,以增强树木抗逆性。
病虫害防控策略
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倡使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鼓励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点。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重要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